儒释道-诸子百家
明证法师
拘那含牟尼佛(贤劫。第二尊)偈曰。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长阿含经》云。人寿三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大德。母善胜。居清净城。坐乌暂婆罗门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三万。神足二。一舒槃那。二郁多楼。侍者安和子导师。佛不见身知是佛。这是说法身佛,法身佛不能以身相见。《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见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报身与化身都有形相,也都不是真佛。故说报化非真佛。众生没有报身与化身,但却一定有法身,也叫佛性或自性。众生虽有烦恼,此法身却不与烦恼相应。众生虽有生死,此法身却没有生死。若实有知别无佛。以上的道理如果真的知道,那就知道一切众生必定成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因为此法身就是佛。故六祖《坛经》说,自性即佛。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禅宗要禅者敢于承当,承当个什么?承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即是因地的佛,依此自性修,即能成佛的果地觉。除此以外,并没有别的佛,也没有别的觉。自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就体现在根性上。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曰嗅,在舌曰尝,在身曰觉,在意曰知。《楞严经》说,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即阿赖耶识之见分。智者能知罪性空。如果真是智者,必定能知罪性本空,善性也本空。何谓智?不分别是智。自性能照万法而不分别,即是智者,与此相应者,也叫智者。坦然不怖于生死。前面说,众生虽有生死,此法身却没有生死。故真悟者,必定坦然。何谓坦然?即不怖于生死。顺便说,真修净土者,真念佛者,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者,也应该不畏怖生死。因为往生是去极乐世界继续修行的意思,往生并不是死的同义词。佛法告诉我们,一切法无我。既然无我,哪里会有我的生死?生死只是凡夫外道的妄想而已。如果人真的能死,还会存在轮回吗?还有因果报应吗?
迦叶佛(贤劫。第三尊)偈曰。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长阿含经云。人寿二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梵德。母财主。居波罗奈城。坐尼拘律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二万。神足二。一提舍。二婆罗婆。侍者善友子集军。一切众生性清净。六祖坛经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是说,一切众生的本性是清净的。心经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问题在于,这里说的性究竟是个什么!这个问题在楞严经里说得最清楚、最具体、最明白,就是六根的根性。此性是觉,叫根觉,也叫本觉。《楞严经说》,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就是本觉,六和合就是在眼曰见性,在耳曰闻性,在鼻曰嗅性,在舌曰尝性,在身曰觉性,在意曰知性。根性必须与六识区别开来。六识分别的是此性显现的影像,影像好比镜中相。而镜子外面的实物才是六根所对的。譬如六识只知道(知道是分别的结果)镜中花,而不知道镜子外面的那朵花。知道那朵花的才是根。所以根是有知的,而六根之知的本质就是阿赖耶识的见分。根觉是先知先觉,六识的分别已经是后知后觉了。对此,佛不轻易开演,恐怕众生执着此性即是自我。而此性是无我的,是无执着的,是与烦恼不相应的,所以才清净。即是净土宗所说的自性清净心或自性弥陀。
从本无生无可灭。这个自性,从无始况劫以来都无生无灭,即不生不灭。是本具的,一切众生平等具足,与佛无异。在这个意义上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即此身心是幻生。那么,现在众生这个五蕴身心是什么?只是幻生,即幻化所生。《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是这个意思。既然是梦幻泡影就没有任何真实性,而众生不知,执为自我,所以轮回不息不能解脱。
幻化之中无罪福。既是幻化,就无真实,所以罪和福也是幻化,也无真实。既无真实,何必执着?既知幻化,何不放下?看破是为了放下,看不破就放不下,同样,放不下就证明没有放下。放下什么?放下烦恼,烦恼没用。但没渡过河的时候,是不可以放下船筏的。有人还没什么修行,没什么果证,就想都放下,连菩提心也放下。那是对佛法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