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智慧

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

  据我们所周知,《周易》是国学文化中一部内涵最精深、影响最广泛、流传最久远的文化典籍,也是古老又璀璨的文化瑰宝。对中国历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周易》的研究流派有很多有儒家、有道家,《周易》的发展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可以说,《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古代汉族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周易

  《周易》,又称《易经》,简称《易》。“易”有变易(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相对永恒不变)三义,易经分两部分,一为“经”为伏羲氏和周文王,只有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和爻辞;二是“传”,原意是为易经做注释的,称为“十翼”,为孔子及其后学的合作结果,可以说,《易经》是伏羲氏,舜帝、周文王、周公及孔子五位圣人合作的结果。

  《周易》的研究流派

  《周易》研究流派纷呈。他们互相争鸣,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两家都从《易经》发展而来,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

  《周易》的传承与发展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的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向前。

易经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周易》占测只属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实《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只要能读懂《周易》,无论是哪一行从业者,都能在其中汲取智慧的力量。应该说,《周易》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占测算命、哲学、科学或文化了。

  总而言之,《周易》的智慧和精神已经是中华民族基因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诸多改变。在全球信息化竞争的社会,直接搬用、套用古人的东西是不行的,更需要根据现有问题重新解读,需要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深入理解,读的是现代人的《周易》。

中言文化产业平台 传播中华文明智慧中言科技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