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智慧

明证法师讲《五灯会元》(八)


  

明证法师


  

  (一)世尊一日勑阿難。食時將至。汝當入城持鉢。阿難應諾。世尊曰。汝既持鉢。須依過去七佛儀式。阿難便問。如何是過去七佛儀式。世尊召阿難。阿難應諾。世尊曰。持鉢去。 顺文。一天世尊对阿难说:“饭时将至,你该入城持钵了。”阿难应诺。世尊说:“你既然持钵,应依过去七佛仪式。”阿难就问:“怎样是过去七佛仪式?”世尊召阿难,阿难应诺。世尊说:“持钵去!” 释义。禅宗常用此仪式:一人叫你名字,你答应,然后让你怎么样。其实就是最日常的生活。只不过一般人用而不知。不知什么?不知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怎么体现?就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道是什么?就是平常心。这个似乎不好理解,无上甚深微妙法怎么成百姓的日常生活了?这个道,表达的词语太多了,楞严经里说有七种:真如、佛性、菩提、涅槃、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其实还有很多,如法性、自性、本心、本觉、本地风光、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自性清净心等等。如果能明白楞严经说的见性、闻性、嗅性、尝性、觉性、知性或禅宗开示的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捉持,在足运奔,那就也能明白道在屎尿,烦恼即菩提了。为什么?因为万法归一,一即道。一归何处?其实,一就不用再归了。如果一定要答一归何处,那就一归万法好了。最究竟处,万法与一,完全平等,根本就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佛说,一切法都是佛法。

  

明证法师


  (二)世尊因有比丘問。我於世尊法中見處即有。證處未是。世尊當何所示。世尊曰。比丘某甲。當何所示。是汝此問。 顺文。有比丘问佛:“我于世尊法中见处即有,证处未是。世尊当何开所示?”世尊说:“比丘某某!你问的当何所示,就是你此问。” 释义。见处,即指知见,道理上明白。证处,即实证的体验,事实上经历过了。譬如,见到了花的照片,知道了是玫瑰花,这是见处。而亲眼看到并闻到了花香,想摘,又被刺扎了一下,这就是体验,即证处。又如,你看了菜谱,甚至看到了青菜,即见处。而你亲口吃到了这道菜,即证处。这比丘的意思是,世尊的教法我听了、思维了,也明白了,但我怎样实证呢?此时,世尊不再讲道理,而是直指。直指是怎样?世尊叫比丘名字,然后说,答案就在你的问处。因为你知道你的疑惑,而且已经表达了。在意曰知,在舌曰尝,在舌也曰说,说就是表达。真如在此间,全体大现,没有任何遮拦。只是认得不认得的问题。故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艳诗说,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此公案即佛教弟子就在日用生活中如何认得。认得是见处,证处就是依此见处而行。若不认得,如暗中行。若处处事事认得而行,即是证处。并无奇特,故说平常心是道。

明证法师


  (三)世尊成道後。在逝多林中一樹下跏趺而坐。有二商人以五百乘車經過林畔。有二車牛不肯前進。商人乃訝。見之山神。報言。林中有聖人成道。經逾四十九日未食。汝當供養。商人入林。果見一人端然不動。乃問曰。為是梵王邪。帝釋邪。山神邪。河神邪。世尊微笑。舉袈裟角示之。商人頂禮。遂陳供養。 顺文。世尊成道后,在逝多林中一树下跏趺而坐。两位商人带领五百辆车从林边经过。其中有两辆车的牛不肯前进。商人很讶异,去拜山神,山神说:“林中有圣人”成道,已经超过四十九天没有进食了,你们应该去供养。商人入林,果然见一人端坐不动。于是问:“你是梵王吗?是帝释吗?是山神吗?河神吗?”世尊微笑,举袈裟角示意。商人顶礼,于是献上供养。 释义。经过佛成道打坐的逝多林,二车牛为什么不肯前进?畜生有时比人敏感。曾有国王马队经过寺院,听到比丘唱赞,有的马停止不前的事。此二车之牛也许与佛有缘,想借此机会修共业福报,所以不走了。

  此公案中第一义在于世尊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是微笑并举袈裟角,以此表达无上甚深微妙法,为供养者种无上善根。商人显然不懂,但他们懂顶礼与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