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智慧

儒家十三经有哪些(下)

  南宋形成了十三部儒家经典,封建统治者先后将这十三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后人称为“儒家十三经”。

《谷梁传》

     《谷梁传》

  又被称作《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是战国谷梁赤撰的儒家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

  本书着重宣扬儒家思想,务礼义教化和宗法情谊,为缓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稳定封建统治的长远利益服务,因而也受到统治阶级的极大重视。

  书中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但其对政治更迭、社会变动较为排斥。

  《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文风准确、凝炼,是我们研究秦汉间及西汉初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论语》

  《论语》

  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该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尔雅》


  《尔雅》

  辞书之祖,最早收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作品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

  全书收词语四千三百多个,分为两千零九十一个条目,本来有二十篇,现存十九篇。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不仅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还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孝经》

  《孝经》

  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

  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指出孝是诸德之本,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

  它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还把道德规范与法律联系起来,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道德秩序,对传播和维护社会伦理起了很大作用。

《孟子》

  《孟子》

  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共同编撰而成。

  该书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共有七篇,三万五千多字,涉及治国思想、政治策略和政治行动。

  《孟子》不仅在政治、社会上产生了影响,同时对后世散文也影响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