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研读前史时,很多人纠结蒙元帝国,问是不是我国疆域的一部分,成吉思汗究竟算哪国的?假如成吉思汗是我国的,那侵犯世界的就是我国。我们知道,元朝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而在教科书中,元朝是我国前史的一部分,但很多人都以为元朝是我国的亡国史。
元朝至今无人认领,欧洲是把这笔账算在中国头上,想想也真是有趣。
蒙古帝国包括四大汗国,而四大汗国在当时都出身高贵的家族,他们虽然分裂,但必须也有合作和联姻,共同管理世界。由于他们文化比较落后,意识形态也不如中原的汉人,所以慢慢的走向衰落,可以说这种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发现,一个事物在衰落前必然有一个繁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已经埋下了衰落的种子。
成吉思汗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当时他只有三十万军队,他跟他的后代经过五十年厮杀,征服了五十多个国家,杀了几千万甚至上亿人,消灭几千万军队,等他建立一个超大的版图时,放眼一看,世界的五分之四都被他收入囊中,那种身为男人的成就感,简直就是一个字,爽。
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人,是鲜卑人的后裔,唐朝称“蒙古”,宋朝称“鞑靼”,在铁木真没横空出世前,各部落连年混战,分崩离析。
铁木真统一后,蒙古开启了征服世界的模式。
1206年,蒙古挑了一个最弱的小国,开启了它屠戮世界的模式,被挑中的小国是西夏。这个悲催的小国,最终不敌,竟然“献女投降”,还无耻的决定“附蒙伐金”。
1212年,蒙古和金正在鏖战,敌我悬殊,金朝军队数量是蒙古的八倍还多,本来蒙古未必能赢,但蒙古有一个筹码——宋。因为宋脑子短路,答应联蒙抗金,也是报以前的深仇,这样一来,宋就成了被蒙古驯化的猎犬,同时也是蒙古攻城的“肉盾”。同时做攻城肉盾的还有西夏投降的军队。
其实,蒙古早就会日本那套,它把投降的金军,西夏的军队编为“伪军”,这些军队就是给蒙古送死的。
蒙古有个毛病,不喜欢别人反抗,如果全城百姓都乖乖的,蒙古威武够了,也就算了,如果有一个人抵抗,蒙古就会屠城。
还好宋军能工巧匠多,慢慢的蒙古就不让宋军当靶子了,而是让他们在后方制作武器。
有了宋朝制造的装备,蒙古大军如同开了挂,打仗无往不胜,步兵、骑兵个个装备精良。
蒙古军队在欧洲引起极大的震动,成了欧洲人的噩梦,特别是窝阔台即位后,一直打到匈牙利。
蒙古大军用来进攻欧洲的并不多,欧洲联军是其三倍,但蒙古大军完胜。
为什么蒙古总能以少胜多?
第一,因为他们会分兵。
蒙古人把军队分成三个纵队,三支部队同时行进,只要过河就能重新集结成一支部队。
蒙古大军的绝招就一个字——快。如果敌军不能以比蒙古还快的速度,拦截他们的分兵,分兵很快就像被截断的水流一样,重新汇集流入大海,声势重新浩大起来,敌人就不战而溃,至少从心理上就崩溃了。
蒙古大军三天可以推进五百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一支部队。
但蒙古是个各自为营的松散的国家机构,他们内部矛盾很多,而农民起义一直也没停止过。由于过度扩张,蒙古体力不支,终于被农民起义搞死了,期间经历了十一代,还不到一百年,确实是个短命的帝国。
那么蒙元帝国完蛋后,欧洲的蒙古帝国也分裂了,后来被更强大的部落吞并,相比较于中亚地区蒙古的统治,在中国还算是长的。
也就是说,血腥和暴力无法带来真正的臣服,用屠杀扩张的疆域,也不可能长期稳定下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文明和教化才能走得更长远,站得更稳。
成吉思汗没想到,自己打下的江山很快被子孙挥霍,他大概怎么也没想到,在蒙古最后的盛世褪去后,如何龟缩在一个小角落里,甚至差点连国家也没了。
对比他们辉煌的曾经,才知道“登高必跌重”的道理。
蒙古建国后,中国对其进行无私援助,当时蒙古要求中国解决蒙古劳动力,还提出希望这些人的工资能寄回蒙古,帮助蒙古发展吗,这样的要求中国也没反对。在中国的帮助下,蒙古工业化速度很快,还完成了公路、铁路的修建,拿到了钱和物资,中国对蒙古的照顾一直是很无私的。